怎样处理当事人要求与精神病人结婚登记的申请/袁建波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22:10:02   浏览:858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怎样处理当事人要求与精神病人结婚登记的申请
袁建波
实践中,有的当事人以《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未禁止精神病人结婚以及医学上未明确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为由,坚持要求与精神病人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不知应不应该登记以及如何向当事人解释。笔者认为有必要探讨这一问题。
我国《婚姻法》第五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该规定明确了结婚的当事人必须具备的实质要件之一:男女双方应具备对结婚的判断能力和意思表达能力。这实际上是一种能力的两个方面,一是当事人能自主地、正确地判断婚姻的法律性质和结婚登记的法律意义;二是能够将与对方结婚的意思正确地表达出来。由于婚姻登记机关根据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行为判断其主观上是否完全自愿,故不能正确地表达结婚意愿的精神病人,不符合第五条规定的实质要件。其次,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结婚属于当事人设立民事权利义务的民事行为,男女双方必须具备充分的民事行为能力。故完全丧失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的重型精神病人,不能结婚。至于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能否结婚的问题比较复杂,笔者认为,从尊重、保护精神病人权益角度考虑,如果当事人基本上能够判断结婚的法律意义并能正确表达意愿,其监护人亦同意的,应准予结婚,反之则不应准许。
虽然前面对精神病人能否结婚的问题作了法律上的分析,但由于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了强制当事人婚检的规定,婚姻登记机关作为行政机关,既无法从医学上判断当事人是否为精神病人及其患病程度,也无权判定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即便其怀疑当事人的精神状况不正常,依照《婚姻登记条例》,当事人也没有提供材料证明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义务。这也是实践中登记机关常常感到难以处理这类情况的原因。笔者认为,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结婚登记申请只负有形式审查的义务,即从当事人的申请行为及其提供的证件、证明材料出发对当事人婚姻的要件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而实践中,当事人可能因有意掩盖事实或其他原因作了不真实的意思表示或提供了不真实的材料,致使婚姻有效要件欠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则应由当事人自己承担。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结婚意愿的审查主要是通过注视当事人的申请过程、询问其结婚意愿以及监誓其声明来完成,故只要当事人在上述过程中能正确地履行申请程序,能清晰完整地表达结婚意愿,婚姻登记机关就依法应予登记,且不得以怀疑当事人的精神状况为由拒绝登记。反之,登记机关便可以以当事人不能履行登记程序或不能正确表达结婚意愿为由拒绝为其办理婚姻登记。当然,婚姻登记机关也可以委婉地向当事人解释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结婚的法律效力,并视情况建议当事人做相应的医学检查。
后记:《婚姻法》实施20余年来也未曾明确到底哪些疾病属于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其实,2001年10月15日,卫生部咨询有关专家意见后提出“患有重度、极重度智力低下,当事人不具有婚姻意识能力,或者重型精神病,病情发作期有攻击危害行为”的,应当禁止结婚。但该意见一致未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鉴于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又取消了强制婚检(取消婚检之前医院也只能提出建议,婚姻登记机关也无法据此判断是否予以登记),实践中到底怎样处理精神病患者结婚申请的问题实在值得研究。希望本文能为婚姻登记机关处理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作者Email:moc168 at hotmail dot com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劳动保障系统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的通知

劳动部 等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劳动保障系统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1999年初由包括我部在内的四十多家国务院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中国邮电电信总局(以下简称“中国电信”)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该项工程利用了因特网通用、普及、廉价的特点,已成为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一个良好切入点,受到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级
地方政府的普遍重视、支持和参与。
劳动保障系统所属各部门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行政管理,在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向社会企业和个人在政策和管理方面提供服务。业务范围涉及就业和再就业、职业培训、工资分配、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等诸多方面。劳动保障政府信息上网,是利用现代信息技
术手段,提高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社会效果的一条现代化之路。
根据我部与中国电信就“政府上网工程”达成的协议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地方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保障)厅、(局)是正式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的单位。以上单位在接到本通知后,应积极落实实施劳动保障系统的省级政府上网工作,并指定惟一代表机构,落实和
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的各项工作。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指定部信息中心作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落实“政府上网工程”的唯一代表机构与中国电信合作,签署执行有关协议,并负责工程的实施。
1999年3月,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向劳动保障系统省级单位发出了《关于进行劳动保障系统部省级信息网络建设的通知》(劳社信息函〔1999〕5号),通知中提出了基本的信息网络建设方案。该方案与“政府上网工程”采用相同的信息网络技术,我们可以利用“
政府上网工程”提供的线路等有利条件,促进劳动保障系统内部信息网络的发展建设,同时推动“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加快整个劳动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所需经费可结合《关于进行劳动保障系统部省级信息网络建设的通知》的建设要求做适当调整,一并解决。
其他有条件开展“政府上网工程”的地、市、县级单位,可参照部、省级单位“政府上网工程”的各项标准、规定和技术方案,主动争取各地电信部门的支持,创造条件开展工作。
关于信息的组织规范,可参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政府网站信息组织规定》(劳社厅发〔1999〕31号)。
其他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的有关要求和规定,请按照我部与中国电信的联合发文《关于落实全国劳动保障系统“政府上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国电信电联〔1999〕1142号)的规定和要求办理。
本通知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请与劳动保障部信息中心联系。
联系人:刘厘平、宋京燕
联系电话:(010)84202273,84202274
电子邮件:gov@mail.molss.gov.cn

附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政府网站信息组织规定
第一条 为维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政府网站的正常运行,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政府网站所发布的信息内容和网站形式的版权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所有。由部信息中心作为代表人办理版权管理有关具体事务。
第三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政府网站主办单位为部信息中心和部办公厅,部内各单位参办。
第四条 信息中心和办公厅共同负责网站的整体组织和综合管理,监督运行状况。信息中心负责网站信息栏目的统一规划、总体框架设计和制作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技术保证、运行管理,并负责对各单位制作信息必需的技术提供培训和支持。办公厅总体负责对上网信息的一致性、准
确性的原则审核和各参办单位上网工作的综合协调工作。
第五条 对政府网站的信息组织,实行信息栏目责任单位负责制。
网站栏目责任单位(具体分工见附件)是与本部门业务相关栏目信息的提供、组织和维护者,是对所提供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具体负责的单位。各单位上网信息由本单位司局领导把关。对一般常规性信息的发布,由各责任单位司局领导审定;涉及全局性的重大文件、新
闻,或非常规性信息的发布报办公厅审定,必要时,由办公厅请示部领导审定。
各责任单位的责任编辑具体负责按照有关要求编制本单位所负责的信息栏目内容。
第六条 上网信息按照“内容统一规划,形式规范严谨”的原则进行组织。构建形象一致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政府网站,统一组织和开发网站栏目。保持网站内容随形势变化及时更新,栏目设计和形式适应需求及时更新,并在保证信息准确性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网站内容。
第七条 有效组织和管理上网信息资源的采编、制作、审核和提交,使所有提供信息的单位能够分享信息组织的责权利,提高上网信息的质和量,促进劳动保障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一)采编:各信息栏目责任单位应有相应的人员负责信息的采编,在规定时间内确保信息的不断更新。
(二)制作:信息中心负责制作网站主页(一级页面)和各栏目页面(二级页面),栏目中的信息文件由各责任单位负责。
(三)审核:要确保上网信息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按照第五条的要求各责任单位司局领导负责本单位上网信息的审核。
(四)提交:各信息栏目责任单位专人负责按时将已制作并审核过的文件(.html或.doc格式电子版)交由信息中心编辑后提交上网。
第八条 各责任单位应确保涉密信息不上网。
第九条 本规定由信息中心和办公厅负责解释。从发文之日起执行。



2000年2月14日
穿过厚厚迷雾的我的眼—对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深层次”的浅思考

闫新


近闻即将出台的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将取消"结婚前必须体检"这一条。若果如此,则持续了50多年的该规定将作古。消息甫出,媒体闻之欣然,舆论见之哗然。但本人观之,却心有戚戚焉!

因为,透过这阴翳,本人发现了一些令人值得深思的东西。
反观诸媒体之评论,除从人性、人权之形而上层面持赞赏态度之外,大多从器物层面的制度本身来论之。而对于这两个层面之外的深层次的东西,却较少为人所关注。本文在此旨在就此略作分析,试图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加入讨论之中,以期推进中国法治进程!

首先,大家都明白,一纸婚约并不能将两个不相爱的人维系在一起。俗话说捆绑不成夫妻即是这个理儿。两个人真的欲在一起,就决不会被彼此的身体的某方面的缺陷所左右。贵州爱滋女结婚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当时规定的婚检,最终近乎让"有情人终成眷属"这西厢名句成为水中花镜中月。当时此事掀起轩然大波概因法、理不容也!所谓"法不外乎人情"(当然这不是没有原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可知当时的法律并不是什么"善法"。

其次,国民的素质的提高(我不否认在某些方面的退步),也为恶法的存在空间产生着很大的威胁。西谚曰"权利是争取来的"。正如中国政法大学婚姻法研究专家,《婚姻法》修订核心小组成员巫昌祯教授所言:新条例也要求公民有更强的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比如单位介绍信取消以后,对于身份证和户口本反映不了的内容,当事人可以采取"本人郑重声明"的形式。老百姓的素质的提高,观念的转变,都推动了本次的小小的变革;这变革反过来又会促进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因为,大家意识到那本来是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从前不过是被剥夺了而已。

再次,是令人欣喜的一点。那就是政府的转变。几千年历史的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以义务为本位的国度。马克思150多年前就指出,东方的中国是个"普遍奴隶制社会"。被奴役了太久的国人,缺乏主人翁意识,更不知权利为何物。所以当固属自己的被剥夺的权利突然的回归,确令人欢欣。歌功颂德的声音也好象突然多了起来。我是个俗人,当然也不能免俗。虽然,我对某些方面还持不同见解,但对进步,我还是持欢迎态度。

第四点是跟上一条相对应的反面。那就是,政府(包括政党)应该做自己份内之事。所谓"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嘛。对转型期的中国来说,作个“守夜人”是最佳选择。事实证明,计划经济体制那一套已经过时了。这次就是个例子。有些东西害人不浅,值得深思和汲取教训。执牛耳者应该思考,为什么非得到不得已的时候才改变呢?为什么不一步到位呢?为什么非要带领大家走那么多弯路呢?~ "年轻人犯了错误,上帝都要原谅他",这话不假。但对于一个82岁的老人来说,业已年轻不再了。今后还是少犯低级错误为佳!

另外,至于有人担心新条例的实施会不会导致不合格的下一代出现,窃以为,这远非人力所及。正如,"秦,二世而亡",始皇帝的龙种也会生出胡亥这等跳蚤来。情非所愿,实力所未逮也!皇帝且如此,凡人更何以堪?!天不会塌,地不会陷,小车不走尽管慢慢推吧。我虽然很崇拜尼采,但我还是乐观之人,相信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会继续,且呈螺旋上升。

阿克顿勋爵曾说:"几乎没有什么发现比那些揭示了观念根源的发现更令人恼怒的了"。今天,我倒没有恼怒,但我确实没有高兴起来,真的!因为我们过去所谓的道德,仅仅是对命令的盲从!

我们真的不应该只看到冰山之一角!那藏于水面下的冰山才是最应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