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客运出租车治安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2:50:34   浏览:925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吉林市客运出租车治安管理办法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政府


吉林市客运出租车治安管理办法
吉林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加强客运出租车的治安管理,保护出租车经营者、从业人员和乘客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 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小型客运出租车(以下简称客运出租车)治安的管理。
第三条 市、 县(市)公安机关是本辖区客运出租车治安管理的主管部门。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安公交治安管理机构负责。
公用、工商、交通、技术监督、物价等部门应按各自职责,配合公安机关做好客运出租车的治安管理工作。
第四条 客运出租车经营者必须在取得《客运出租营运证》之日起十日内,持本人和从业人员居民身份证、 户口簿至当地公安公交治安管理机构登记。经审查合格的发给《出租汽车治安证》。
第五条 严禁涂改、伪造、出租、转卖、 转借《出租汽车治安证》。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自变更之日起十日内到公安公交治安管理机构输变更登记。
(一)更改出租车辆牌照号码、车身颜色的;
(二)废业、复业的;
(三)更换从业人员的。
第七条 客运出租车必须安装报警装置、隔离网等安全设施。
第八条 禁止在客运出租车车窗玻璃上粘贴或悬挂太阳膜、反光纸、窗帘等遮档物。
第九条 客运出租车公司(车队)应当有专人负责治安防范工作,并建立相应的治安防范措施。
第十条 客运出租车出城区营运经过公安机关设置的“出租车出城登记处”的, 由出租车司机代乘客到“出租车出城登记处”进行车、人登记。
第十一条 客运出租车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营运时必须携带《出租汽车治安证》;
(二)夜间营运的,应有陪乘人员;
(三)不得擅自拆卸和改装安全设施;
(四)保证安全设施完整有效;
(五)不得为赌博、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条件;
(六)不得运载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七)不得隐匿乘客遗失物品;
(八)发现违法犯罪活动或违法犯罪嫌疑人, 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九)协助公安机关作好治安工作。
第十二条 乘客乘车时应遵守下列规定(一)不得在车内进行非法活动。(二)不得动用和破坏车内设施;(三)不得非法携带枪支,管制刀具;(四)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第十三条 公安机关应加强对客运出租车的日常治安管理,对出租车(车队)存在重大治安隐患的, 公安机关应下达《治安隐患整改通知书》。出租车公司(车队)应及时整改, 并将整改情况报告给下达《治安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公安机关。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应对在客运出租车治安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的,由公安机关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第四条规定, 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办理《出租汽车治安证》营运的,责令限期补办,并处500元罚款;
(二)违反第五和规定,涂改、伪造、出租、转卖、 转借《出租汽车治安证》的,处200元至500元罚款;
(三)违反第六条规定,在规定时间内不办理变更手续的, 处200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七条规定,不按规定安装报警装置、 隔离网等安全设施的,责令其立即安装并处50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八条规定, 在客运出租车车窗上粘帖或悬挂太阳膜、反光纸、窗帘等遮档物的,处200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第十一条规定,第项处50元以下罚款;
(七)违反第十二条规定,损坏车内设施除按价赔偿处, 处200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第十三条规定, 接到公安机关发出的《治安隐患整改通知书》后,逾期不整改的,处200元至1000元罚款。
第十六条 公安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应依法管理客运出租车治安工作,模范遵守本办法,对不履行职责、滥用职权、 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 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复议机关应在接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 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八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客运出租车经营者是指单车的所有人或承包人;
小型客运出租车是指座位定员五人以下的出租汽车;
夜间是指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的晚19时至次凌晨5时和10月1日至下年4月30日的晚18时至次日凌晨5时。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6年9月2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禽流感疫苗违法行为的紧急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关于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禽流感疫苗违法行为的紧急通知

工商明电[2004]第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近日,河北省新乐市发现一家禽养殖户因使用假冒伪劣禽流感疫苗造成鸡只大量死亡的严重恶性事件;安徽省合肥市工商局也于近日从市场上查获一批假禽流感疫苗。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力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的关键时刻,假冒伪劣禽流感疫苗非法流入市场,对当前形势严峻的禽流感防治工作危害极大,打假治劣刻不容缓。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华建敏国务委员为此专门作出重要批示。为贯彻国务院领导重要批示精神,坚愉从市场上清除假冒伪劣禽流感疫苗,现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禽流感疫苗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立即组织执法力量对禽兽药批发市场、从事禽兽药销售的经销单位、经销门店点,特别是疫区周边集贸市场、乡村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开展拉网式的清理检查。对发现销售假冒伪劣禽流感疫苗的,在依法从严、从重予以打击,坚愉堵死假冒伪劣禽流感疫苗的市场流通渠道;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弄事责任。

二、对市场上发现的假冒伪劣禽流感疫苗除依法严厉打击外,要紧紧抓住经索,追根溯源,彻底查清假冒伪劣禽流感疫苗生产源头和造假窝点,坚决打掉造假窝点。

三、加大市场巡查力度,落实市场巡查组织,细化市场巡查内容和任务。要强化对禽兽药经营单位执行索证索票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销售无合法票证、购肖台账未建立健全的,要依法予以处理;对屡教不改的,责令其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四、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积极发动群从举报制售假冒伪劣禽流感疫苗的违法行为,对群众投诉举报的情况,要迅速予以查实和处理。

五、各地要对禽流感疫苗市场监管建立严格的制度。对监管不力,致使假冒伪劣禽流感疫苗通过市场造成危害的,要严肃追究失职人员责任和领导责任。

六、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配合。发现假冒伪劣禽流感疫苗地区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并通报有关地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同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及时封死假冒伪劣禽流感疫世界形势流通渠道。对通报不及时,造成危害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七、各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落实本局值班制度。凡值班室无人值守、贻误工作的情况,将严肃通报。

各地部署和清检查禽流感疫苗市场情况,请及时报告国家工商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局。

二00四二月九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产业部关于邮政通信企业登记注册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信息产业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产业部关于邮政通信企业登记注册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信息产业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邮电管理局、邮政局: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信息产业部“三定”方案精神,1998年全国邮电行业进行了邮政、电信分营工作,现就邮电分营后邮政企业的登记注册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局办理企业法人登记,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局以下邮政通信企业办理营业登记。邮电分营前已经进行邮电企业登记注册的,此次分立后的邮政通信企业的登记注册,按照设立登记办理,按变更登记收费。
二、考虑到电信体制改革工作正在进行,邮政企业登记后,原有的“××邮政电信局”营业执照及其名称暂不变动,由原邮电管理局(电信)继续使用。
三、相关邮政通信企业的审批机关为国家邮政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局。省以下邮政通信企业经营活动的批准或授权单位为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局。
四、邮政通信企业的主要经营范围为:邮政基础业务、邮政增值业务、邮政储蓄业务、邮政附属业务。
邮政基础业务、增值业务和附属业务的具体种类和范围,按国务院通信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
五、邮政通信企业登记注册的其他有关事宜,依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原邮电部联合发布的《关于邮电通信企业登记注册问题的通知》(工商企字〔1997〕第9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电信企业的登记注册问题,另行通知。
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局的登记工作,原则上在1999年6月底前完成。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局以下各邮政通信企业营业登记工作,原则上于1999年底前完成。



1999年5月20日